作者:2ehs 更新时间:2011/8/24 21:21:43
8月22日12时35分,安子岭乡政府接到村干部报告,有4人因私自进入废弃金矿井发生窒息,经安子岭乡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据调查,4人于21日21时左右一起到刘丈子村小西沟一废弃已久的金矿井抽水。该金矿井原来已封堵多年,4人挖开洞口入内用汽油发电机抽水。初步认定,由于洞内空间狭小,一氧化碳浓度过高,致使4人中毒而亡。目前,善后处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一氧化碳 (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28.01,密度0.967g/L,冰点为-207℃,沸点-190℃。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美国在考虑到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规定接触8小时的一氧化碳标准为9ppm,接触1小时为35ppm。中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居住区大气中最高一次容许浓度为3毫克/米3,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1毫克/米3,车间连续接触8小时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毫克/米3。此外,改进汽车燃料和改革工业生产工艺,使燃料能完全燃烧;加强冬季采暖管理,使居室通风,在取暖炉灶上安装通风排烟设备等,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密闭空间作业之前一定要用气体检测仪吸取检测空气的有毒气体,做好相应防护后方可作业。
本文地址:4人私入废弃金矿井抽水至CO中毒死亡 本文发自上海世举,转载请注明出处